如何评价电影《甜蜜蜜》
我觉得80后应该集体重看一遍《甜蜜蜜》了,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上个月重看《甜蜜蜜》的我泪流满面,我没有去香港打拼过,也没有剧情中的恋爱经历,更没有长得像张曼玉一样的前女友,可是我还是感动得一塌糊涂。简单地说,《甜蜜蜜》是一个用童话的方式讲述漂泊的人窘迫生活的故事,我从里面看到了自己。
故事线
按照惯例我又要上长图了,情节的拆解是分析一部作品的必要步骤。对《甜蜜蜜》剧情非常熟悉,记忆也很清晰的朋友可以跳过这张图。
《甜蜜蜜》从结构上看是一部很规整的作品。男女主角两分三合(两次分开,三次结合)。整个故事可以平均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可以说是第一幕,两个人从相遇到在一起,第二部分可以看成第二幕的前半部分,以两个人的第一次分开而结束,达到了故事的中点,第三部分是第二幕的后半部分,以两人的第二次分开而结束,第四部分就是第三幕。而两个人每一次结合在一起都有邓丽君的出现:
邓丽君这个元素本来不在剧本中,据说是在本片的制作过程中突然邓丽君去世,陈可辛和编剧岸西都很痛心,同时也觉得邓丽君这个元素很好,于是就作为一个象征元素整齐的植入到了影片中。两人因为一起卖邓丽君的磁带互相慰藉第一次结合在一起,第二次结合是因为重逢的时候都各自有了另一半,于是尴尬的在邓丽君《再见,我的爱人》这首歌的烘托下分离,黎小军获得了邓丽君的签名,两个人最后没能相忘于江湖,第三次,在美国的街头,两个人一起看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相视一笑,背景音乐唱着: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那样熟悉。二人的相逢蒙上了一层宿命的色彩。
童话的原点
陈可辛把《甜蜜蜜》拍成了一个成人童话,虽然有一个苦涩又宿命的内核,但是看起来是那么纯真可爱。《甜蜜蜜》体现出来的童话感觉有很多因素,比如演员的表演,还有画面的视觉处理。我们可能难以想象黎小军这个角色要是刘德华来演的话会是什么样?当然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也许角色中会添加很多刘德华的个性成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德华一定演不出黎明的这种很傻很天真的感觉,这是黎明性格中带有的个性成分。引申开来说,《甜蜜蜜》中体现出来的童话感觉都体现在“纯真”二字之上。从技术角度来看,《甜蜜蜜》的运镜并不复杂,单个镜头的时长也偏长,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上,这样比较简单的手法比较考验演员,不过容易让观众注意角色的内心活动。影片中时不常出现的柔光效果也是一种纯纯的感觉,不展开说了。
说童话,说纯真,影片中各个角色的命运和主题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发现《甜蜜蜜》中的角色都很简单,情节对于他们的展现往往源于一个念头,一种情感,或是一个人,结束的时候就还是这个念头,这种情感,这个人。黎小军是始于李翘,终于李翘, 姑姑一生活在威廉的阳光下,杜可风扮演的英语老师和妓女恋爱,最终死于艾滋病。尤其是豹哥,始于油麻地,终于“油麻地”(上图)。《甜蜜蜜》中的一切好像都很简单,在结尾的时候好像所有情节和人物都又回到了原点,这就是童话的秘密,但是它真的那么简单吗?
窘迫的漂泊
黎小军和李翘都是生活很窘迫的底层打工人员,他们更多的是漂泊在城市中,或是香港或是美国,他们始终不能真正的融入当地的社会。漂泊的关键点是什么?是被动,随波逐流,或者挣扎后的妥协。俩个人的关系也一样,是被各种综合因素推动着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彼此都是对方唯一的朋友,繁忙的香港没有那么友好的对待他们,哪怕让他们再多找到一个真心的朋友,哪怕一个。他们只有彼此。这一点在整个影片的视觉呈现上体现的较为明显,为了突出环境对人的压迫,镜头多用长焦卡的比较紧,人物经常被前景框住,使用比较封闭的摄影构图,显得人物在环境中并不是很舒展,哪怕场景很大。影片对于香港和美国的表现都选择了把它们拍得非常的拥挤,也是为了突显人物的窘迫和环境对主角的压制。
尤其是两人第一次滚床单的段落,故意在年夜生意失败的时候安排二人在拥挤的黎小军家脸对脸吃饺子,然后胸挤胸的穿衣服,结果就是刚穿好的衣服又要脱下来,好不麻烦。选黎小军家这个非常拥挤的环境就是在呼应环境对人两个人关系的推动,这种距离下的男女要出事,这种环境下的人容易相互慰藉。很多大城市中有各种外地的同乡会,外地人相见也喜欢先攀攀老乡,都是在抚平这种漂泊中窘迫的心理。
其实写《甜蜜蜜》中的漂泊是因为这个点是最感动我的。《甜蜜蜜》里面还是有几个比较集中的泪点的,比如李翘看到死去豹哥后背的米奇纹身到时候;黎小军和李翘在邓丽君的歌声中不顾一切的拥吻;在豹哥逃亡前,李翘打算向豹哥坦白自己和黎小军在一起的决定,结果看到豹哥心一软又扑到他怀里;结尾时二人相遇,歌词: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然后二人五味杂陈的笑着。我的哭点一开始自己都觉得奇怪,是在李翘拿到绿卡后,看到邓丽君去世的新闻,还没遇见黎小军,在街上走的时候。我看到张曼玉拿到了身份,得知邓丽君的死讯,孤独的走在美国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却是一脸落寞和孤寂。
我来到北京多年,尽管有自己的家,尽管有时候涨了工资,尽管有时候有人肯定我,可我还是会不时流露出和张曼玉一样的表情,那是在异地漂泊多年的人偶尔会流露出来的表情。每当出生地的旧人旧事唤起脑海深处的回忆时,每当发生什么事让我觉得其实自己根本没有融入所在地时,我都可能流露出这样的表情,那是内心深处冷冷的孤寂。最怕看到万家灯火和路上的车流,所以在邓丽君出现在电视中的时候,我看着张曼玉一脸的落寞,我可能因为上述的那些原因,两行热泪流了下来,一直到黎小军和李翘重逢,我脸上才渐渐晾干。
你们应该在一起
虽然李翘和黎小军有着不一样的奋斗目的,李翘想的是挣大钱,而黎小军没有李翘那么大的野心,可是整个影片都在明里暗里的表示,这两个人应该在一起,无论是视觉呈现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情节,都在表示这两个人更合适,应该在一起。在整个片子各个元素都努力表现这一主题的努力下,为两个人结尾的相遇平添了不可救药的宿命感,一时间观众心中也五味杂陈,调动了复杂而又印象深刻的情感。
前文提到过,从摄影风格上来看,为了表现环境和社会对底层的主角的限制和压迫,在拍摄人物的时候,通常都会用前景的物体形成画框来把人物框住(如上图)。人物基本上没有什么在环境中看起来比较舒展的画面,同时即便是展现全景镜头,也是用长焦,我们看不到广阔风景的感觉,这里的香港和美国都是异常拥挤,人流涌动的。黎小军和李翘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被框住,我们感受生活所迫的同时也在被反复的在视觉上被强化一个两个人在一起的意象。
强调拥挤和忙碌的另一个好用的元素就是人群,在李翘要被遣送回国的时候,他看到黎小军,毅然下车去追,结果没有追上,站在人群中的李翘却显得那么孤单。本片中的人群都是反向使用的,基本上都用来衬托主人公荒凉、孤单、落寞的心境。黎小军和小婷婚礼的人群是这样,黎小军给李翘买首饰,二人分开的时候是这样,二人在片尾相遇之前李翘走过街道的时候也是这样。
黎小军给李翘买了和小婷一模一样的首饰,这触及了李翘敏感的神经,她还没有放弃赚大钱的梦想,虽然她喜欢黎小军。于是二人第一次分开了,在人流涌动的街道上。他们身后不断地人流暗示他们的匆匆人生,在视觉上对应着李翘对黎小军说的话。
对于李翘喜欢米老鼠这个点的表现,在她遇到豹哥之前仅仅出现了两次,都是在T恤上做的文章。这个元素也代表了豹哥对她的爱,毕竟一个黑社会老大纹一个米老鼠也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不知道后来郭德纲的黑社会纹蜡笔小新的梗是不是借鉴了这个桥段。在李翘和黎小军开车遇到邓丽君的段落中,两个人尴尬的坐在车中,后视镜上挂着一个米老鼠,仿佛豹哥在看着两个人,气氛一度尴尬。很多人心中最感动的段落就是李翘看到死去豹哥身上的这个米老鼠纹身,这里张曼玉的表演很有层次,据说张曼玉看到纹身时先笑了一下是个意外,但是最后看起来却是最好的选择。
贵妃鸡应该就是椒麻鸡吧,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李翘开始做按摩女,黎小军偷偷拿了饭店的鸡脚来给她做贵妃鸡,李翘无视了他的关心,后来二人分开又相见,然后再分开,反而是在美国期间,二人都互相不知道对方在这里,豹哥买外卖买了贵妃鸡给李翘吃,曾经拒绝这贵妃鸡的她吃的那叫一个起劲。难道不是在暗示他们本来就很合适吗?
影片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场景,比如上图这个商店,还有李翘和黎小军总去查询余额的ATM机,总去开房的那同一间房间(527),这些地点仿佛在给他们的人生打卡,他们不应该在一起吗?或者至少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是在一起的,无法抹去。
命
也许对于黎小军而言,因为李翘也来到了香港,所以香港才是他的天堂。在美国依旧窘迫却念念不忘的两个人,却因为一次偶遇,把美国变成了天堂。